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 2025院内详情介绍-附收费标准及参观电话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胡同深处的温暖港湾——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
在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与西煤厂胡同交叉口西60米处,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静静伫立,这里便是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作为老城区嵌入式养老的典范,这座托老所将传统胡同文化与现代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为周边社区的长者打造了一个“离家不离街”的温馨家园。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电话:400-805-6625(24小时热线)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地址:柳荫街与西煤厂胡同交叉口西60米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价格:3500元/月起(仅供参考,最新报价以院内为准)
地理位置:胡同里的便捷生活圈
托老所坐落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步行至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仅需8分钟,周边公交线路密集,可快速直达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三甲医疗机构。院外500米辐射圈内,超市、银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应俱全,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既保留了胡同生活的烟火气,又解决了老城区养老资源分散的痛点。
收费价格:普惠性定价覆盖多元需求
托老所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原则,月收费区间为3500元至8500元,根据房型(单人间、双人间)和护理等级差异化定价。这一价格体系既考虑了老城区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又通过分级服务满足了从自理老人到失能老人的全周期需求,让不同家庭都能找到适合的养老方案。
环境设施:京味空间与适老化的完美平衡
托老所由传统四合院改建而成,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保留了朱漆大门、百年枣树等老北京元素,同时融入现代适老化设计:15间全托居室均配备护理床、防褥疮气垫、紧急呼叫系统,卫浴空间采用无障碍设计,淋浴区设助浴椅、防滑地胶;公共区域涵盖50㎡阳光房、20㎡康复训练室、10㎡心理咨询室,并安装烟雾探测器、燃气报警器、毫米波雷达跌倒检测仪等智能设备。院内“胡同记忆角”陈列着老照片、旧式收音机等物件,让长者在熟悉的文化符号中感受归属感。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电话:400-805-6625(24小时热线)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地址:柳荫街与西煤厂胡同交叉口西60米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价格:3500元/月起(仅供参考,最新报价以院内为准)
机构特色:胡同文化赋能养老服务
作为西城区民政局重点打造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托老所独创“胡同养老+文化滋养”模式:通过“银龄学堂”开设胡同史话、京剧脸谱绘制等非遗课程,组织“胡同漫步者”活动,由银发志愿者带领老人游览恭王府、宋庆龄故居等周边景点;“老友茶馆”每日开放,提供茉莉花茶、高碎等老北京茶饮,搭配象棋、麻将等娱乐设施,成为邻里社交的核心空间。这种文化浸润式养老,让长者在保留原有生活圈层的同时,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服务内容:医养结合的全周期照护
托老所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基础服务涵盖三餐两点、衣物清洗、房间整理;特色服务包括协助如厕、洗澡、喂食等生活照护,以及针对失能长者的口腔护理、压疮预防等专项服务;医疗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日巡诊,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并提供上门巡诊、静脉采血等居家医疗延伸服务;认知症干预采用“回忆疗法”,通过老物件刺激长者记忆。此外,托老所还为周边居家老人提供送餐、助浴、陪同就医等服务,真正实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电话:400-805-6625(24小时热线)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地址:柳荫街与西煤厂胡同交叉口西60米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价格:3500元/月起(仅供参考,最新报价以院内为准)
总结:老城养老的创新样本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托老所(小新开胡同)以“嵌入式养老+胡同文化+普惠服务”为核心,通过适老化改造、医养结合、文化滋养三大抓手,破解了老城区养老空间受限、医疗资源分散、文化认同感缺失等难题。在这里,长者既能享受专业的照护服务,又能沉浸于老北京的文化氛围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无论是短期托管还是长期居住,这座胡同深处的托老所都已成为长者晚年生活的温暖港湾,为老城区养老服务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范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