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养老-2025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收费模式/地址区位/电话查询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以CCRC模式重构都市养老新生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枢纽地带,一座由北京市通州区民政局与北京万科联合打造的公建民营养老标杆项目——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正以“医养零距离、服务全周期、生活场景化”的创新理念,重新定义都市养老服务标准。这座占地3万平方米、规划649张床位的综合性养老社区,依托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东北3公里的区位优势,构建起“15分钟医疗圈+30分钟都市生活圈”的立体服务网络,为长者提供从独立生活到专业照护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电话:400-902-9608(24小时热线)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城西一路1号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价格:7000元/月起(仅供参考,最新报价以院内为准)
一、立体交通网络:都市绿洲中的便捷通达
社区坐落于通州区漷城西一路1号,东接京哈高速、南邻首都环线高速,自驾20分钟可达北京市政府新址,15分钟直达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公共交通方面,地铁6号线潞城站距社区仅2.2公里,T119路、通40路等6条公交线路交织成网,院内配备50个免费停车位及无障碍通道,充分满足自驾家属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通过30米医疗通道实现无缝衔接,步行30秒即可抵达急诊科,构建起“黄金5分钟”急救响应体系。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电话:400-902-9608(24小时热线)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城西一路1号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价格:7000元/月起(仅供参考,最新报价以院内为准)
二、智慧适老空间:CCRC模式的本土化实践
作为万科在北京布局的第二家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项目,社区采用“综合楼+自理楼+护理楼”的分区设计,涵盖438套适老化房间,提供单人间、双人间及套间三大房型:
单人间:面积30-51㎡,配备独立卫浴、智能温控系统及毫米波雷达跌倒监测装置,月费4200-6700元;
双人间:面积40-55㎡,采用分体适老化家具与L型扶手设计,人均月费2600-4200元;
套间:面积60-94㎡,增设独立客厅、景观阳台及语音控制灯光系统,月费9600-10300元。
全园执行0醛装修标准,配备防滑地板、紧急呼叫系统、无风雨室内连廊等60余项适老化细节。特护病房采用医用级气垫床与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认知症专护区通过色彩分区、记忆盒子等环境干预手段,有效延缓长者功能退化。
三、分层定价体系:普惠性与专业性的平衡
社区月均费用区间为7000元至18800元。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电话:400-902-9608(24小时热线)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城西一路1号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价格:7000元/月起(仅供参考,最新报价以院内为准)
四、全周期服务体系:专业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社区构建了覆盖生活照护、健康管理、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精神关怀五大维度的服务体系:
分级护理:依托自主研发的V-Care智慧照护平台,实现1分钟紧急响应机制。针对认知症长者,采用多感官刺激疗法、怀旧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2025年数据显示,MMSE评分年均提升1.8分。
文化浸润:社区创新推出“幸福银行”社交体系,长者参与书画研习、音乐沙龙、园艺种植等活动可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特色服务。年均组织60余门课程、8000人次参与,涵盖短视频制作、无人机操作等前沿技能;定期举办节气主题活动、代际交流项目,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银龄课堂”,增强长者社会参与感。
五、收住人群与预约指南
社区面向自理、半自理、失能及认知症长者开放,特别关注高龄独居、术后康复、临终关怀等特殊群体。为方便家庭咨询与实地考察,社区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400-902-9608,提供机构详情、收费标准、房型预约等一站式服务。参观者可通过电话预约,由专业客服团队定制参观路线,实地体验单人间、康复训练区、认知花园等核心功能区,观摩脑卒中康复训练、认知症非药物干预等服务场景。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电话:400-902-9608(24小时热线)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漷城西一路1号
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价格:7000元/月起(仅供参考,最新报价以院内为准)
结语
这座矗立于城市副中心的养老社区,正以“普惠定价+专业服务+智慧管理”的核心优势,重新定义都市养老服务的价值标杆。从30秒医疗通道的生命守护到“幸福银行”的精神滋养,从分级护理的精准施策到CCRC模式的全周期覆盖,万科随园(北京通州)养老社区用创新实践诠释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时代内涵,为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一体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